报告题目:羧酸脱氧偶联化学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0日(周六)下午14:30-15:30
报告地点:化学化工学院216会议室
报告人:谢劲教授(南京大学)
报告摘要:羧酸是一种资源化学品。围绕着可见光驱动的羧酸高效转化问题,创新性提出磷自由基协同的羧酸脱氧偶联反应历程,能直接把羧酸转化成各种结构多样的醛、酮、酰胺等化合物,避免了衍生化修饰,提升了合成效率。相关研究工作被Nature Catalysis时任主编高度评价为“直接从羧酸转化醛最有前景的路线”。本报告中,将详细围绕着可见光驱动的羧酸脱氧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从第一代计量的磷试剂使用,到第二代的磷催化历程,以及从方法学的发展与创新到手性羰基化合物高效合成。
报告人简介:谢劲,南京大学教授、博导,配位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7年7月加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独立科研工作,2017-2019年任副教授,201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等。
报告题目:低配位低价态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化学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0日(周六)下午15:30-16:30
报告地点:化学化工学院216会议室
报告人:邓亮研究员(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报告摘要:低配位低价态后过渡金属物种是金属有机催化和小分子活化反应中行使化学键配位活化的活性金属物种。由于其高反应活性,低配位低价态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分离较为挑战,人们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认识不深。为探索低配位低价态后过渡配合物的结构与反应性的关联这一科学问题,课题组以氮杂环卡宾和膦为配体开展了低配位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本报告将介绍在低配位零价和负一价铁钴锰配合物、一价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性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报告人简介:邓亮,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6-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8月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金属有机化学、小分子和惰性键活化和廉价金属催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80余篇。
报告题目:分子张力工程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0日(周六)下午16:30-17:30
报告地点:化学化工学院216会议室
报告人:刘志常教授(西湖大学)
报告摘要:分子张力工程(Molecular-Strain Engineering)—利用几何尺寸不兼容所导致的结构受迫形变在分子内部施加张力,从而使分子本身产生精确可调的应变构型;这些应变构型有望在调控分子自身物理化学性质、超分子组装、操控化学反应进程和选择性等方面,表现出异于非应变构型的独特性能。分子张力工程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探究张力对分子行为与性质的调控规律与机制。本报告将介绍基于分子张力工程策略,利用分子张力工程策略实现利用常规手段难以实现的目标、构建结构新颖的功能材料,为进一步理解张力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报告人简介:刘志常,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10年至2018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9月全职回到西湖大学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张力工程。荣获由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颁发的“北美洲化学工程项目创新与卓越贡献奖”和“可持续技术创新与卓越贡献高度推荐奖”。迄今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78篇,累积被引5000余次。其中IF>10的论文47篇。担任中国化学会超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化学会理事等。
化学化工学院
2025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