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援疆支教团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拓展实践育人新场域,扎实推进文化润疆,累计授课近4000节次,构建起多维立体的育人体系。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创新性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技术普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为新疆教育事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贡献天理力量。
文润童心,夯实文化认同根基
在语文课上,支教团通过经典诗词赏析,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在诵读课时,组织学生学习经典篇目,让学生在书声中抒发“我辈当自强”的壮志豪情;在历史授课中,生动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程;在书法课上,通过汉字演变讲解和规范书写训练,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理启思维,激发科学探索热情
支教团注重基础学科能力提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趣味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物理、化学辅导课上,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理解科学原理,并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分析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带领学生学习编程基础,使其掌握数字化时代的基本技能。

多元赋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支教团将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并组建校园足球队,在运动锻炼中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在美术课程中创新开设陶艺课,结合扎染等非遗技艺教学;在音乐课堂融入民族歌舞排练,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在手工特色课堂上,指导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知识和动手创作,在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知行合一,拓展育人实践场域
支教团深入拓展第二课堂,面向高中生举办主题报告,分享成长经历,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组织并参与学生家长会,助力家校共育;在行知小学设计制作“科技角”展区,联合开展首届科技节活动,通过制作三级推进水火箭发射装置、3D建模多功能遥控履带车等,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在艺术创作中,师生共同绘制京剧脸谱、主题墙绘,将校园打造为民族团结的生动课堂。

据悉,本届支教团创新教学模式、深化课程内涵,与受援学校紧密协作,推动落实“五育并举”育人实践,通过融合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