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坛简介
人才为基,擎托事业宏图;智慧如潮,涌动发展新篇。天津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持续实施“明理学者”引才计划,已汇聚起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教学名师等领衔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明理学者”国际论坛作为学校重要引才平台,旨在为海内外学者搭建一个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有意加盟天津理工大学的海内外优秀人才提供了解天津发展机遇、感受学校事业环境与文化氛围的窗口,助力人才全面认识学校、融入天津,实现个人与城市、学术与事业的同频共振。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构建精准化的人才引进体系,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常态化的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论坛自2020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学校聚贤纳才的重要平台,200余位青年才俊通过论坛扎根天津、入职天理。2025年,第六届“明理学者”国际论坛如期而至,我们诚挚邀请海内外英才踊跃报名,加盟天理,共创未来!
二、学科领域
1.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
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等。
3.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
4.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
5.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光学工程等。
6.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等。
7.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8.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
9.海运学院: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
10.海洋能源学院:力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能源动力等。
11.理学院: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光学工程等。
12.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13.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社会工作、教育学、老年学、人口学、管理学、经济学、护理学、社会政策、区域国别学等。
14.语言文化学院:区域国别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外语教育学)等。
15.艺术学院:设计学、设计、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16.聋人工学院: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17.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储能、能源化工等。
18.功能晶体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光学工程等。
19.生命健康智能检测研究院: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医学、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三、招聘岗位及待遇

四、时间地点
11月29日,线上举办
五、报名流程
(一)报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于2025年11月20日前通过人才邀约系统报名。https://www.acabridge.net/#/s/v-90znLH?s_id=1100

(二)邀请:收到报名信息后,学校将及时组织相关学院受理、筛选,并邀约拟引进人才线上或线下洽谈。经评估,意愿到校线下参加论坛且具有入选国家海外优青项目潜力的青年学者,学校承担交通费用及食宿,交通费报销上限为10000元/人。
海外优青项目申报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6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6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5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本申报条件参照2025年海外优青项目指南,最终申报条件请以2026年海外优青项目指南正式发布内容为准。)
六、联系方式
学校人事处联络人:常老师、蒋老师
联系电话:+86-22-60215186;电子邮箱:lgzp@tjut.edu.cn
各学院、研究院引才工作联系人

天津理工大学
2025年11月1日